推荐您访问易车国际站
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
添加图片
图片源自网络,深谢!
很难有人会想到,在21世纪20年代,一个企业员工的清明节,竟然会因为一句广告语,成为清明“劫”。
但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,这毫不奇怪。
连许多高阶党员干部都把自己的未来依托给“大师”,况草民乎?
不知因广告语风波失去工作的林先生,是否会因此怨恨一些人?
若有,完全可以理解。
但若能在怨恨之余,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,释怀也将指日可待。
这场清明节的广告语风波,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出闹剧,也是一面镜子。
对善于遗忘的人来说,可能连谈资都不算,更不可能成为困惑或者笑话,自然也不可能去深思:
怎么早日摆脱愚蠢禁忌的毒害?
但若不去思考,我们将永远被种种愚蠢禁忌持续毒害,持续深陷恐惧和痛苦之中难以自拔,而且无人幸免。
就像这次广告语风波,信奉愚蠢禁忌的人,因广告语而痛苦,创作与制作广告语的人,也因广告语而痛苦。
两败俱伤,没有赢家。
这是我们想要的吗?
我们还要被这些愚蠢的禁忌毒害多久?
下面3个重要问题,非探讨不可了。
愚蠢的禁忌,举不胜举。
比如在某些地方,小孩不能背秤杆,也不能背牛马缰绳,你知道为啥吗?
说这样长不高。
背秤杆只能长得跟秤杆一样高,背牛马缰绳只能长得跟牛马一样高。
但事实证明,无论背了秤杆还是背了牛马缰绳的小孩,该长高的都长高了。
这样的禁忌,你是不是一看就觉得很愚昧?
再说清明节那个广告语。
一些人争议的焦点,是一个字:
走。
因为在很多语境中,人们为了自欺,用它代替了另一个字:
死。
所以在某些情况下,走=死。
准确地说,这种情况,只用于描述已经去世的人。
说一个人走了,就是说一个人死了。
从时态上看,讲的是过去时。
极少用于将来时。
而那句广告语中提到的“走”,其实是将来时,根本不一回事。
可是,仍有人会把这视为一种诅咒。
诅咒也是我们的“优良传统”之一。
但诅咒有效吗?
有,但只对相信诅咒的人有效。
不相信诅咒的人,任何诅咒都是放屁。
对于诅咒的无效,早在2000多年前,智慧的晏子,就对他的老板做过逻辑严密令人叹服的论证。
晏子是怎么说服老板的?
请看:
景公疥且疟,期年不已。
召会谴、梁丘据、晏子而问焉,曰:
“寡人之病病矣,使史固与祝佗巡山川宗庙,牺牲珪璧,莫不备具,数其常多先君桓公,桓公一则寡人再。病不已,滋甚,予欲杀二子者以说于上帝,其可乎?”
会谴、梁丘据曰:“可。”晏子不对。
公曰:“晏子何如?”
晏子曰:“君以祝为有益乎?”
公曰:“然。”
晏子免冠曰:
“若以为有益,则诅亦有损也。君疏辅而远拂,忠臣拥塞,谏言不出。臣闻之,近臣嘿,远臣瘖,众口铄金。今自聊、摄以东,姑、尤以西者,此其人民众矣,百姓之咎怨诽谤、诅君于上帝者多矣。一国诅,两人祝,虽善祝者不能胜也。且夫祝直言情,则谤吾君也;隐匿过,则欺上帝也。上帝神,则不可欺;上帝不神,祝亦无益。愿君察之也。不然,刑无罪,夏商所以灭也。”
公曰:“善解余惑,加冠!”命会谴毋治齐国之政,梁丘据毋治宾客之事,兼属之乎晏子。晏子辞,不得命,受相退,把政。改月而君病悛。
(《晏子春秋之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第十二》)
这些古老的文字比较难懂,换成人话,大概是这样的:
齐景公得了疥疮和疟疾,一年还没好,烦死了。
于是召见会谴、梁丘据、晏子来研讨:
“寡人的病很严重,我派史固与祝佗去巡视山川宗庙,祭祀的牛羊牲畜及玉器,应有尽有,数量常常比先君桓公还多,桓公用一倍祭品,寡人就用两倍。可病不仅不见好,反而加重,(可能是上帝对史固和祝佗不满意)我想杀掉他俩向上帝谢罪,你们觉得咋样?”
会谴、梁丘据说:“好啊。”
晏子却不回答。
齐景公问:“晏子觉得呢?”
晏子反问:“君王以为祭祀和祈祷有用吗?”
齐景公说:“当然有了。”
晏子摘下帽子,郑重地说:
“如果认为祭祀和祈祷有用,那么诅咒就会有害。君主疏远辅佐之臣,忠臣之道被阻塞,劝谏的话没有人说。我听说,近臣沉默,远臣也不说话,众人之口可以熔化金属。如今从聊城、摄城以东,到姑水、尤水以西的地区,这些地方人口众多,百姓怨恨诽谤、诅咒君主于上帝面前的人很多。一国的人都在诅咒,只有两个人祈祷,即使是最善于祝祷的人也不能取胜。而且,若祈祷之人说实话,就是诽谤您;隐瞒过错,就是欺骗上帝。上帝如果神明,就欺骗不了,上帝如果不神明,祈祷就没用。请您明察。要不然,惩罚无罪的人,就是夏商二朝灭亡的原因。”
齐景公恍然大悟:“你很善于解开我的疑惑,请带上帽子。”
于是命令会谴不再主持齐国的政事,梁丘据不再主管外交,都让晏子兼管。
晏子推辞,得不到允许,就接受了,执掌齐国大政。
过了一个月,景公的病就好了。
你看,晏子的分析怎么样?
有理有据,逻辑严密,充分证明了诅咒本身毫无意义,自然也说服了齐景公。
而在我国一些地方,还有“一咒十年旺”的俗话。
相信诅咒,只是暴露了自己的愚蠢。
可悲的是,直到今天,还有无数人相信种种禁忌。
中国人民的苦难史,也是一部禁忌史。
有无数禁忌,都毫无逻辑,极为荒唐,却持续毒害了中华民族几千年。
特别是普通百姓深受其害。
这样的禁忌,数不胜数。
所有的禁忌,都是缺乏独立思考的产物。
绝大多数禁忌,都产生于封建社会或更早时期。
现代社会新生的禁忌,很少。
而且越来越少。
为什么会这样?
因为在封建社会及更早时期,人们对宇宙的认知,非常有限。很多现关注来很普通的现象,在当时的认知水平下,根本无法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。
愚蠢禁忌产生的土壤非常肥沃。
在肥沃的土壤中,禁忌的产生有三种情况:
一是无奈的牵强附会。
当时的人们,对很多异常现象解释不了,为了减轻痛苦,安慰别人或自我安慰,不得不做出一些牵强附会的解释,并提出一些对应的禁忌。
这种禁忌是善意的。
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痛苦或带来安慰。
二是别有用心的欺骗。
在封建社会及更早时期,大多数人缺乏受教育机会,根本读不起书,对世界的认知,只能局限于自己的家族传承和个人经验,对很多现象缺乏辨别能力。
有些聪明人看到有机可乘,会刻意利用一些不良现象,制造一些禁忌,用禁忌欺骗甚至控制老百姓,以此大肆敛财。
三是一些玩笑被当真。
这种情况比较搞笑。
有些禁忌可能只是一些长者或亲友的玩笑,但当事人不理解,不仅信以为真,而且出于善意还主动传播,最终以讹传讹,把玩笑传成了禁忌。
所有愚昧禁忌的源头,是愚昧,尽头,还是愚昧。
但无论什么原因,只要是愚昧的禁忌,总会伤人。
谁信谁受伤。
信得越深,伤的越重。
但不信的人,永远毫发无伤。
比如“清明换电随时走”,也有很多人不信啊,那有什么关系?
若真能换电随时走,追求速度的人也许就真的下单了。
03愚蠢禁忌怎么破?
其实很多愚蠢禁忌,就像肥皂泡,一吹就破。有些像鸡蛋皮,一磕就破。
禁忌伤不了的人具体咋做的呢?
简单两步就行:
第1步,万事不轻信。
甭管是谁,不管说啥,都不轻信。
特别是一些古老的禁忌,更不轻信。
甚至坚决不信。
只要做到这一点,任何愚蠢禁忌都伤不了你。
若能再深入一步,你就有功德了。
第二步,认真求证。
这要感谢胡老师,他在100多年前就智慧地提出:
小心求证。
对任何愚蠢的禁忌,甭管是谁说的,都可以请他予以证明。
若证明不了,就不相信。
若不愿证明,就自己证明。
若技术上有难度,就请高人证明。
凡是证明不了的,最好别信。
更别传播。
若对禁忌成功证伪,请大肆传播证明过程与结论。
破除一个愚蠢禁忌,就功德无量。
中国地大物博,人口众多,每个民族、每个地区、每个姓氏甚至每个家庭,都会有各种荒唐古怪的愚蠢禁忌,这些禁忌,不禁给人制造精神痛苦,甚至阻碍人类进步——比如过去很多技术“传儿不传女”,还可能夺人性命。
在人类对宇宙认知不断深入的今天,对各种愚蠢禁忌说不,刻不容缓。
如果我们希望自己和家人更好,希望民族和国家更好,希望人类和世界更好,就需要起而行动,面对各种愚蠢禁忌,敢于承认自己的愚昧和脆弱,愿意努力让自己变得智慧和坚强,而不是用愚昧和脆弱,去绑架智慧和坚强。
能给人类带来真正幸福的,是智慧和文明,不是愚昧和野蛮。